一、前言
108課綱的推行與上路,經歷長達10年的籌備時間,除了課綱研議與教科書編審的基礎工作之外,為了在教學現場落實課綱的精神及理念,需要嚴謹的配套措施及完善的前置準備工作。
二、四大協作系統
自103年起,教育部召開「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會議,同步啟動四大協作系統——課程發展、教學增能、師資培力、考招連動,對接108課綱的規劃,推出全方位的配套措施,包含師資培育、教師增能、教材準備、設備提升、課綱試行、升學制度改變等,從各方面對接課綱的規劃,從各個面向確切的落實與實施108課綱。
協作系統 | 優先協作議題 |
---|---|
一、課程發展: 課程與教學研發 |
1.素養導向領域教學與評量的規劃 |
2.新舊課綱銜接 | |
3.研究合作學校及前導學校 | |
4.教科書開發及審查 | |
二、教學增能: 課程推動與教學支持 |
1.課綱宣導 |
2.法規研修 | |
3.設備需求 | |
4.落實課程適性選修的相關配套 | |
三、師資培力: 師資培用與專業發展 |
1.領域/科目劃分與師資培育課程的搭配 |
2.教師增能進修及專長認證 | |
四、考招連動: 評量與入學制度 |
1.大學考招與課綱理念對接之配套 |
2.技專校院考招與課綱理念對接之配套 | |
3.國中生適性入學與課綱理念對接之配套 |
三、五類配套措施
四大協作系統進行108課綱各項協作議題的規劃,研定的配套措施涵蓋五個面向:法規研修、考招連動、教師增能、資源整備及宣導溝通。

法規研修:已完成法規研修共35種
.課程類8種
.教學類9種
.教科圖書類3種
.評量類4種
.設備資源類6種
.其他4種
教師增能:現有教師增能、未來教師培育銜接
.前導學校計畫,全國1/6學校參與(詳見前導學校)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國、中小輔導團
.高中課程學、群科中心
.增能學分班、第二專長學分班
.師培課程調整
.高中每校配置至少一名「課程諮詢教師」,輔導學生適性選課(詳見在學與升學|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諮詢)
資源整備:投入已達450億,完備資源,落實課綱內涵
.推動前導學校
.精進課程與教學
.師資員額與增能
.教學設施與設備
考招連動:考試與招生回應108課綱精神
.納入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詳見升學與入學|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高中升學期程循序漸進調整實施,促進高三學習完整
宣導溝通:促進各方對108課綱的了解並釋疑
.教育行政人員:全國教育局、處長、學校校長、主任會議
.學校教師:課綱宣導研習、種子教師到校宣傳
.學生:新生座談會、選課說明會
.家長/社會大眾:108課綱座談會、親師座談會/家長說明會
宣導溝通相關資料與檔案請見「資料下載|簡報下載」
四大協作系統詳細機制與內容請見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之協作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