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三年為第五學習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狀況,訂定學習階段的重點:
接續九年國民教育,尤其著重學生的學習銜接、身心發展、生涯定向、生涯準備、獨立自主等,精進所需之核心素養、專門知識或專業實務技能,以期培養五育均衡發展之優質公民。針對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的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使學生了解自我、生涯試探,以期適性發展。
二、課程架構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階段的「部定課程」及「校訂必修」包含為達成各領域基礎學習的一般科目,「校訂選修」包含一般科目及學生高二分流的專精科目。「校訂課程」除了校訂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外,也包含「團體活動時間」及「彈性學習時間」,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適性發展。
小知識! | 「團體活動時間」包含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活動、學生服務學習活動、週會或講座等;「彈性學習時間」包含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補強性課程或學校特色活動等。 |
高級中等學校階段,在領域課程架構之下,以分科教學為原則,並透過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課程或探索體驗等課程,強化跨領域或跨科的課程統整與應用。
綜合型高級中學提供「專精科目」,為學生高二分流後選讀的課程,分為為明確升學預備的學術學程及就業準備進路的專門學程。
領域課程架構:
領域 | 第五學習階段(一般科目) | |
---|---|---|
部定課程 | 語文 | 國語文 |
英語文 | ||
第二外國語文(選修) | ||
數學 | 數學 | |
社會 | 社會 | |
自然科學 | 自然科學 | |
藝術 | 藝術 | |
綜合活動 | 綜合活動 | |
科技 | 科技 |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體育 | |
- | 全民國防教育 | |
校訂課程 | 彈性學習/必修/ 選修/團體活動 |
校訂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 |
高級中學階段採取學年學分制,1學分為每週1節、每節上課時間50分鐘,且持續滿一學期或總修習節數達18節課。學生每週在校上課35節,包含團體活動時間及彈性學習時間。綜合型高級中學三年應修習總學分數為180學分,最低畢業及格學分數為160學分。
一般科目除部定必修科目外,學校可視需要開設校訂必修或選修科目,各領域也可研擬跨科之統整型、探究型或實作型課程內容,提供給學生學習。部定必修科目以安排於高一修習為原則,校訂必修科目所開設之一般科目則以安排於高一、高二修習為原則。
專精科目屬於選修科目,分為學術學程和專門學程兩大類,學校可自行設置或合作設置兩類學程,其中專門學程需設置兩種(含)以上。學術學程提供學生準備升讀大學校院,開設時考量社會學程及自然學程之學程特性;專門學程考量學生進路發展需求、社區資源及學校師資、設備等條件,以職群設計為原則,並規劃相應的系列課程,使學生有對應職群之就業或繼續升學的基本能力。
校訂科目分為必修及選修,包含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實習科目,各校應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課程實施方面,注重學生個別差異之學習需求,配合產業發展適時更新課程內容,並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之實作能力;課程特色則以課綱為基礎,考量發展願景、社區需求、產業概況、學生程度、師資人力、家長期待等因素進行發展規劃。
選修科目強調適性發展,於高一開設以學群/學程核心能力探索為主之職業試探課程,提供學生選修,以探索其性向、興趣與能力,增進分流選修時之決定參考。
綜合型高級中學更強化選課輔導機制,學校應發展課程手冊,規劃完整課程架構,強化課程輔導諮詢,以落實學生適性輔導,並作為學生選課時之參考。
領域/科目及學分數:
類別 | 領域 | 科目 | 學分數 | 第一學年 | 說明 |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二、三學年學分配置請參酌各學程規劃。 | |||||
部定必修 | 一般科目 | 語文 | 國語文 | 8 | 4 | 4 | |
英語文 | 8 | 4 | 4 | ||||
數學 | 數學 | 8 | 4 | 4 | |||
社會 | 歷史 | 4 | (2) | 1.社會、自然科學、藝術領域各任選4學分。 2.自然科學與藝術領域所修習之科目,單科至少修習2學分。 |
|||
地理 | (2) | ||||||
公民與社會 | (2) | ||||||
自然科學 | 物理 | 4 | (2) | ||||
化學 | (2) | ||||||
生物 | (2) | ||||||
地球科學 | (2) | ||||||
藝術 | 音樂 | 4 | (2) | ||||
美術 | (2) | ||||||
藝術生活 | (2) | ||||||
綜合活動 | 生命教育 | 4 | (2) | 生涯規劃為一年級必修,其餘科目任選一科目2學分,合計4學分。 | |||
生涯規劃 | 2 | ||||||
家政 | (2) | ||||||
法律與生活 | (2) | ||||||
環境科學概論 | (2) | ||||||
科技 | 生活科技 | (2) | |||||
資訊科技 | (2) |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護理 | 6 | 1 | 1 | |||
體育 | 2 | 2 | |||||
- | 全民國防教育 | 2 | 1 | 1 | |||
部定必修學分合計 | 48 | 24 | 24 | ||||
校訂必修 | 一般科目 | 學校依據學校願景、學生學習需求開設4-12學分,須包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 |||||
小計 | 4-12 | ||||||
校訂選修 | 一般 、 專精科目 |
1.一般科目可依據需要發展各領域之校訂選修科目。 2.開設「學術學程」及「專門學程」,每一類學程至少規劃60學分之專精科目,並需於適當年級開設「專題實作」至少2學分。 3.「跨領域/科目專題」或「實作及探索體驗」課程,學生修習需至少合計4學分之相關課程。 |
|||||
小計 | 120-128 | ||||||
校訂必修及選修學分上限合計 | 132 | ||||||
學分上限總計 (每週節數) |
180 (30) |
每學期30學分,每週30節。 | |||||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 | 12-18 | 每學期2-3節。 | |||||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 | 12-18 | 每學期2-3節。 | |||||
每週總上課節數 | 210 | 每學期35節。 |
.學術學程得參照「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訂定;專門學程得參照「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訂定。
.每一學程所開設之專精科目總學分數至少為60學分,其中應包含26-30學分的核心科目及專題實作至少2學分。
高級中學階段各群科之學分規劃及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課程架構詳細規範請見總綱及各領域、各群科課程綱要
三、核心素養
依據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狀況,各教育階段訂有不同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透過教育階段、課程類型的規劃,領域綱要的制定,將會落實於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學生。
高級中學階段的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核心素養面向 | 核心素養項目 |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
---|---|---|
A 自主行動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U-A1 提升各項身心健全發展素質,發展個人潛能,探索自我觀,肯定自我價值,有效規劃生涯,並透過自我精進與超越,追求至善與幸福人生。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U-A2 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的素養,深化後設思考,並積極面對挑戰以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U-A3 具備規劃、實踐與檢討反省的素養,並以創新的態度與作為因應新的情境或問題。 | |
B 溝通互動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U-B1 具備掌握各類符號表達的能力,以進行經驗、思想、價值與情意之表達,能以同理心與他人溝通並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U-B2 具備適當運用科技、資訊與媒體之素養,進行各類媒體識讀與批判,並能反思科技、資訊與媒體倫理的議題。 |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U-B3 具備藝術感知、欣賞、創作與鑑賞的能力,體會藝術創作與社會、歷史、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生活美學的涵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 | |
C 社會參與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U-C1 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養,培養良好品德、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環境保育與社會公共事務。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展現包容異己、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行動。 |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U-C3 在堅定自我文化價值的同時,又能尊重欣賞多元文化,具備國際化視野,並主動關心全球議題或國際情勢,具備國際移動力。 |